丧葬

  • 安徽五河丧葬习俗:讨寿碗

    2021-12-17 22:20:16
    旧时,安徽五河县有讨寿碗的丧俗。特别是第二天晚上的丧宴过后,人们都喜欢去讨“寿碗”。五河人讨寿碗,仅限于年岁大的人去世,而活着的人做寿没有讨寿碗的习俗,且活着的人在五河一般不做寿,即使做寿也不多见,因为五河人忌讳活人做寿。不过去丧者家讨寿碗是有些讲究的。首先是前两天不能去讨,只有在丧宴结束后才能去主家讨,讨寿时要带两刀黄裱纸,送到丧者亲属手中后才能讨寿碗。不论死者的性别,寿碗的数量都是双数即一对,也有抠门的家庭给一个的。五河有些农村除了“讨寿碗”外,还有“偷寿碗”或“赠寿碗”的习俗。
  • 民间丧葬的一些禁忌 忌带孝者观看建庙婚嫁

    婚嫁丧葬
    2021-12-11 15:23:42
    民间丧葬的一些禁忌,丧葬六大忌讳事项1、忌出葬时,抬棺者说「重」字:在出殡时,抬棺者应保持肃静,禁讳说到「重」这个字。否则在戴孝者的凶气感染之下,将导致建庙不灵,或新婚夫妻感情不睦。忌参加丧礼的人,与亡者生辰八字相冲克。一般人认为这是为了表示极度哀伤悲痛,以致于无法顾及修饰边幅。
  • 山东枣庄丧葬习俗有哪些?不妨了解一下

    2021-12-05 17:15:39
    不妨了解一下俗语云:活养死葬。在古代,丧葬仪式是非常繁琐的,不仅要守孝一年,有的甚至要陪葬。不过在现在看来,丧葬习俗已经变得简单了。那么,枣庄丧葬习俗有哪些?山亭地区用红线系铜钱放入死者口中,有仿古人含玉之意。死者遗体入敛,须俟子女等亲人到齐之后举行。以穿戴各种不同的孝服,标明与死者的关系远近。在枣庄地区,常听人说,我们还没有出五服来,即是指近门近支,能穿着服孝。哀杖又称“哀棍子”,一般为柳木的。在砍制哀棍子时,全家无论有多少孝男孝女,必须从一个柳树枝上砍下来,以表示是近门近支,是“一支子”人家。
  • 老人逝去为什么要做法事 头七是什么 丧葬有哪些讲究?

    讲究头七丧葬
    2021-12-05 17:14:35
    老人逝去为什么要做法事,大多数百姓是为了悼念亲人,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形式。所以不但老人生前要尽孝,老人去世后,仍然要在每年的清明,鬼节和春节为过世了的父母和其他过世了的亲人烧上一些冥币,贡上一些烟酒食物。老人逝去为什么要做法事其实受佛教影响,古时有说。临终时遗体厅堂,咽气后由亲属为逝者穿寿衣。外家对逝者的寿衣殓具,常诸般挑剔,如系暴死,更常寻衅闹事,甚至引起诉讼,闹得丧属倾家荡产。有钱人家则夜以继日请僧道做法事,称“做斋”,有的长达七日七夜。此俗原为客家人丧葬一大特点,称“二次葬”。
  • 安徽山村的特殊丧葬风俗 忌死前无亲人相伴

    丧葬风俗
    2021-12-05 17:11:27
    安徽山村的特殊丧葬风俗人死后七天内盖坟时,倒石灰后的时候不要拍打倒石灰的竹筐,不然晚上家里会有声响,曾经有人不信邪,试过一次,结果吓得半夜起来烧香。农村丧葬习俗的五大“禁忌”:一、“忌”死前无亲人相伴农村丧葬习俗的五大“禁忌”你知道多少?这一年内,守孝之人不可过度饮酒行乐,而女性更不可浓妆艳抹。在安徽皖南一偏僻山村,村里存在一种延续多年的习俗,老人们去世后并不直接入土下葬,而是在路边寻个地方放置3—7年,等着老伴儿去世一起合葬,所以在我们这儿随处可见路边停放的红棺木。
  • 临湘的丧葬风俗

    丧葬风俗
    2021-12-04 20:56:05
    临湘的丧葬风俗我家乡凡有人过世,一般得在家中停灵三日,即使天气炎热怕尸体腐烂,也不能少于三日。抬棺材的人被尊称为“轿夫老爷”,在办理丧事期间是最受尊敬的,他们餐餐吃着上好的酒菜,这样的人一共十二位。晚饭前有一个小小的“进材”仪式,轿夫老爷把死者从床上抬进棺材,偌大一具棺材,里面已经填满一半的石灰。我家乡的风俗,用原木扎一个架子,棺材放在架子上,粗绳索捆紧,由十二个轿夫老爷用肩扛着走,而不是像电视剧里面,用两根木头抬着走,棺材掉在下面晃晃悠悠。
  • 丧葬中的供鸡和点汤风俗

    风俗丧葬
    2021-12-04 20:54:05
    丧葬中的供鸡和点汤风俗婚丧嫁娶是人生的重大礼仪活动,民间泛称这些活动为“红白喜事”。就其中的供鸡和点汤两项,便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。眼丧这天,除了给逝者送鸡之外,河南中部还有埋饺子点汤的风俗,民间简称为“点汤”。与送鸡不同的是,送鸡,是逝者女儿必须例行的义务,而点汤则是逝者的儿子媳妇做的。有的地方是在殡葬的当天埋饺子点汤,有的则是在第二天或第三天。李密孝敬祖母的事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,人们仿效他的样子,慢慢形成了给死人埋饺子点汤的风俗。
  • 山东济宁丧葬习俗

    习俗丧葬
    2021-12-01 19:28:35
    老人去世,要举行追悼埋葬仪式,俗称“发丧。”旧时,根据家庭经济条件,发丧的形式和规模差异甚大。同时将内装纸钱并写有死者名字和住址的纸褡子烧掉。女儿、女婿、姊妹等至亲,接到报丧后立即前去吊孝,一般亲朋则在下葬当天前去吊唁。发丧时在堂屋门前搭一棚子,俗称“灵棚”。棺底铺草木灰,然后将遗体放入棺内,谓之“入殓”,又称“成殓”。老人亡故,遗体安放3天,俗称“撂三天”;也有遗体安放7天的即“一七”发丧。亲友带着祭品、锡箔、丧幛、礼钱等前往吊唁,俗称“吊丧”。吊唁者分批进入灵棚向死者牌位或遗像行“三跪九叩”礼。
  • 山东青岛人丧葬的习俗是什么

    丧葬习俗青岛
    2021-11-28 17:17:37
  • 安徽皖北乡村丧葬风俗

    风俗丧葬
    2021-11-19 21:58:46
    人身后,本家人会让这件事立马传开。在这两天儿子要守夜,联络接近的本族员也能够去伴随死者的家人守夜,其实夜里他们是能够在正屋睡的。到了火葬那一天,火葬车来之前,死者的两个中年族员会用一根木棍抬着一个装有浆水的水桶,然后领着死者所有的家人和联络附近的人去送浆水。送完浆水,死者家人看死者最终一眼,火葬车根本就来了。火葬车把尸体拉走后,死者的床就被抬扔了,联络好的棺材就会被迅速送来,放在死者床地点的方位。接下来,死者家的门前会摆上一张大桌子和一张大布。然后那个风水师就来吹嘘逼了,让大家愉快的聊了一个上午……
  • 丧葬中 亡人脚拴“绊脚绳”真是用来防诈尸的吗?

    丧葬
    2021-11-19 21:56:44
    西北有些地区的丧葬文化中,有一个小小的细节:在亡人尚未入殓、还停盛在堂屋中门板之上的时候,要在尸体的脚脖子之上拴一个绳圈,民间俗话称为“绊脚绳”。那么,拴这个绊脚绳子到底有何用意,起什么作用呢?在民间传说中,丧葬过程有可能会出现一种非常恐怖的情况,叫做“尸变”或者“诈尸”。还有一种民间说法,就是说如果停尸期间防范不周,让猫从尸体身上跳过,尸体也有可能会发生诈尸的情况。所以,民间阴阳先生为防万一,就在尸体脚踝之中拴一个绳套,即使不慎发生诈尸,尸体也站不起来,不会发生害人伤人的事件。
  • 民间丧葬习俗—出殡

    2021-11-19 21:52:48
   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,便要通告亲友,五寨一带称之为“送孝”。除宁武一带有“ 崖葬”习俗外,山西各地都通行“ 土葬”。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、老年人,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。出殡这一天,亲友、邻里汇集丧家,祭送奠仪,以示哀悼。吊祭者公奠之后,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,即身背棺木大头,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,俗称“出灵”。民间认为,摔破丧盆,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。摔过“丧子盆”,出殡便正式开始了。
  • 关中地区有很多的丧葬风俗习惯 各地均有所不同

    丧葬习惯风俗
    2021-11-19 21:42:27
    关中地区有很多的丧葬风俗习惯,各地均有所不同在关中地区,有很多的丧葬风俗习惯,各地均有所不同。还有逝者的儿子。这时,女孝子先去坟地等候。男孝子随后和棺材一起走。到地里的时候,女孝子就要回去了。中途他们要时刻给帮忙的鞠躬行礼,表示感谢。花圈纸花要随同逝者一起拿到坟地,所有花圈都插在坟上,利于环保。客人们在吃饭的时候,孝男孝女要给逝者上香献饭,表示尊重逝者。到时有贺礼的,先生一条一条宣布着。下来再看看毕家的风俗习惯。这叫亮罩,孝子接灵回来。女的由媳妇带队。有的重亲,拿着毛毯。下葬后,外婆家还要给主孝披红。
  • 揭秘农村“二次丧葬”的真面目

    农村丧葬
    2021-11-19 21:41:37
    揭秘农村“二次丧葬”的真面目如今,在农村,火葬渐渐深入人心,这是科学文明代替愚昧落后的一大表现。但是,“二次丧葬”却成了殡葬改革中的一大“怪胎”。至此,坟前烧过头纸钱,“二次丧葬”便圆满结束。“二次丧葬”较之原来愚昧落后的一次土葬,非但没能移风易俗,反而又加上了昂贵的火化费,早知如此,何必多此一举?平心而论,“二次丧葬”能全怪当事人吗?
  • 丧葬仪礼:大殡顺序 茶桌路祭

    仪礼丧葬
    2021-11-19 21:39:19
    一些有钱有势人家办丧事,在出殡途中常有亲朋摆茶桌或设路祭。听到大殡锣鼓声,马上沏好茶,在灵柩到来时,把茶水送到孝属跟前,不论喝与不喝都要跪拜致谢。出殡时还有的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旁举行祭奠,叫路祭。“路祭”,下葬前的礼仪,每个参加葬礼得男性都要去作揖叩头的一个仪式。
  • 丧葬习俗:打坑出殡

    2021-11-14 12:36:25
    送完三,第二天清早就要出殡了,所以办丧事更加忙乎。然后孝子用镐头在中间刨下一块土坷垃放在一边,再画出打坑范围,这样其它人才能下手干,这种习俗就是“孝子不破土,别人不打坑”有“防碍”。过去“摔丧盆”还有个说法,哪个孝子“摔丧盆”死者所有留下的遗产归哪个孝子所有。杠头询问抬重各人妥当否,长子摔了丧盆起身扛幡引路前行。出殡时,路过营子里各家门口时,人家还要点着一堆火,意思是怕有死神烂鬼“妨碍”。
  • 浙江诸暨市民间丧葬习俗探秘

    2021-11-14 12:32:36
    等这些准备就绪后,成敛仪式开始,首先是“买水”。(实际上,为死者“沐浴”这一习俗相传久远。接下去的仪式是为逝者梳头。根据死者年龄数完整数,再数零头。(按照诸暨的习俗,家慈实足年龄75,虚岁76,逝世后加上闫年闫月报数为78,数到“七十五”“远”后,再数“七十六”“远”、“七十七”“远”,“材夫头”唱诺到“七十八”,众人便放声大哭。在旧时,这日晚餐,四方至亲友好均聚首,东家设酒席招待,谓之“吃成敛大饭”。诸暨民间有句俗语:“三坛不入木,四坛要吃粥。”
  • 丧葬习俗:“哭丧棒”的演变

    2021-11-14 12:28:01
    “哭丧棒”也叫“孝子棍”、“孝棒”、“哭杖”。四川成都一带叫“戳丧棒”;山东有的地方叫“哀杖”。关于“哭丧棒”的记载,最早见《左传-襄公十七年》:“齐晏桓子卒,晏婴粗(系衰)斩,苴(系圣)带,杖,菅屦。”鲁襄公十七年为公元前556年,可见孝子拄杖的习俗至今已2500多年了。《丧葬总图》诠释为:其哭杖,父用竹,取其节外著也。哭杖逐渐演变为只有象征意义的一头缠上白色纸花的哭丧棒了。哭丧棒也由以前守孝期拄着,变为棺木入葬后插在坟前了。
  • 西北丧葬习俗:亡人入殓 棺中还要放这些东西

    2021-11-14 12:23:21
    “入殓”是丧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仪式,与亡人关系亲密的孝子都要参加,而且必须有娘舅兄弟这些亲戚家人在场,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,就不言自明了。那么,现在西北的土葬习俗中,棺材中除了放尸体,还会放些什么东西呢?除此之外,尸体与棺壁之间,还要放上用黄纸包好的松柏锯末或者草木灰,用来固定尸体,防止尸体晃动。一切安排妥当,这才能盖棺,西北俗称为“掩棺”。
  • 台湾同胞的念祖丧葬仪式

    仪式台湾丧葬
    2021-11-10 19:40:16
    台湾同胞的念祖丧葬仪式早先汉族同胞为了开发祖国的宝岛台湾,不畏困难和险阻,跨越海峡,来到台湾,胼手胝足,劈山造田,多少人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。绝大多数人都是“身在台湾,心想大陆”。这种仪式反映出到台湾的大陆人的想念祖籍的心情。
共有93条信息3/5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